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风芒果体育口已至?

  2022年,全年生产总值为1210207亿元,同比增长3.0%,经济发展情况基本稳定。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在2022年迎来了增长速度的回升,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83383亿元,同比增长5.5%。

  但与此同时,近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、企业爆雷等情况,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10%,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5.1%。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。

  正反两方面的因素都对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:在数字经济新格局下,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。而从我国当前国内各方面的环境上来看,建筑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风口,随时可能迎来爆发。

  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,近十年间,我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放缓,竣工面积出现小幅下滑。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:

  一是我国城镇化速度正在放缓: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5.2%,接近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7.6%,城镇化发展进入后期。这表明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心将由数量转向质量,对于建筑的精细化、设计感、建筑节能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二是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:一方面,新冠疫情对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,建筑原材料价格飙升,同时出现供应链断裂等问题,影响建筑业正常发展;另一方面,疫情封控造成的劳动力紧缺仍在延续,疫情后大量劳动力流失或分散在农村,建筑施工企业复产复工任然在受到长期的影响。

  但是,从行业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,建筑业的发展基础依然牢固。2022年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7.96万亿元,在疫情三年维持着13%的增幅,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五年收缩之后也迎来了缓慢回升。2022 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2.0万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比上年多0.7万亿元,社会融资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,建筑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。

  近年来,中国建筑业正处于向建筑强国迈进阶段,整体政策主要围绕建筑业信息化、绿色智能化等高质量发展设计和实施。2022年1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建筑业发展规划》,明确要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,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更加完善,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,建筑工业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加速建筑业由大向强转变。

  2020年以来,政策层面持续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、优化建筑业营商环境。多重政策利好建筑业下游基建投资需求,基建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码,资金面得以持续改善,以基建托底经济的态势更加凸显。2023年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后,宏观政策延续边际宽松,有望进一步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环境,对建筑业保持中低区间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。

  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包括两方面:以数字建模为基础的BIM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的发展。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,中国建筑业正在经历由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型。信息化技术在建筑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,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推进,BIM技术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在我国建筑业逐步推广应用;同时,前沿数字技术在建筑业各环节的应用逐渐增加,AI辅助设计、建筑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已经逐步落地。

  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,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有所不足。我国建筑企业已经进入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,但相比于其他行业,建筑企业的科研能力及转化都相对较弱。国家科技成果网数据显示,近年来建筑行业产业化应用的科技成果比例在40%-60%之间,在所有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。

  2023年第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.1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3.8%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到疫情影响逐渐降低,国民经济持续好转。与此同时,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,居民逐渐产生对建筑的新需求,推动家居和公共建筑扩展功能的发展,为建筑设计行业和建材家居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,节能环保材料、绿色建筑、智能家居等领域有望实现快速发展。

  另一方面,在人口老龄化格局下,行业从业人数的降低倒逼行业的技术提升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,2022年全国16-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.0%,与去年相比占比下降0.5%,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进一步加重。2022年底,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5184.02万人,同比下降0.31%,在行业从业人数逐渐下降的情况下,以先进技术替代部分劳动力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型,是建筑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  近年来,我国大型建筑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管理举措的实施,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,然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,我国建筑企业在净资产收益率、营收利润率、全员劳动生芒果体育产率、研发投入、数字技术利用率等重要指标上依然差距明显。横向对比来看,我国建筑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在各大实体产业中排名靠后,数字化渗透率低,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为落后,数字化技术覆盖率极低。

  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,施工现场项目数字化技术覆盖率低,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,BIM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,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,缺乏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等;

  业务协同性不足。建筑企业内大多数信息化平台功能较单一,无法覆盖建筑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和运营等建筑全生命周期,妨碍了流程的有效贯通和统一协作。建设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涉及多专业协同,不同专业使用的软件不同,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之间数据模型不同,造成多专业之间的协同性差,企业内部不同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独立,可交互性差;

  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缺乏。建筑行业的各生命周期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,由于缺乏顶层设计,企业内部建筑数据模型和结构不一致,导致建筑数据在企业内部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和利用。如何将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数据进行统一地存储、访问、共享和再利用是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。

  加快连接建筑产业各方的数字平台,形成集研发设计、建造施工、产业跟进、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协同生产系统,打通产业链、价值链、数据链,是实现建筑业数字化的核心思想,这需要建筑业从技术转型、观念转型、产业链结构转型等多方面的变革来实现。从经济、政策、技术、社会各方面背景来看,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基础,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最重要的风口。